[韶华] 科幻小说——兴乎_衰乎_

科幻小说――兴乎?衰乎?
1991 第2期 - 作家谈科幻
韶华

我喜欢幻想,我喜欢科学,我是一个作家,喜欢写小说――加起来:我喜欢科幻小说。

科学幻想小说作为一种普及读物,受到了普遍欢迎,在世界各国创作都是很繁荣的门类,每年的畅销书,总有几本是科学幻想小说,而在我国这几年却衰落了。这不能不说是科学和文学的双重悲哀。

幻想是理想的火花,理想是实践的翅膀。幻想常常引导着理想;而理想又推动着人们去探索、去实践、去创造。如果没有幻想和理想,没有人去探索、去创造,人类社会就要停滞,恐怕永远处在茹毛饮血的阶段。

在科学幻想小说创作方面,有很长时间曾经争论过的一个问题是:科学幻想小说到底是姓“科”?还是姓“文”?我以为,这个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。科学幻想小说,既然有科学,它姓“科”,既然它是小说,允许它想象、虚构,它就姓“文”。因为是“科学幻想”,又不完全是科学的,它就不能“彻底”姓“科”;因为它有科学“成分”,也不能“彻底”姓“文”。那么,可不可以问它“主要”的是姓“科”呢?姓“文”呢?我以为这也是自寻烦恼的问题。它是“复姓”,有时科学幻想多一些,有时文学色彩多一些,这在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上,艺术风格上是千差万别的,一篇或一部作品一个样:有的着重传播科学知识(主要还是科学幻想,那些科学小品常常把传播已有的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主题);有的作者并不在于传播科学知识,而在于借科学幻想,写一种美的追求,写人类的探险、拚搏、大无畏的勇敢精神。没有办法按,“分量”去区别,一定要它姓“科”或者姓“文”。这是一个因少“科”缺“文”而提出的问题。……

要命的问题出在“科学幻想”上。

自从有人类以来,大约存在科学幻想吧?那么,既然是“幻想”,它就有非科学的成分。有的在当时是“非科学”的,随着人类的进步,它慢慢变成科学的了;有的可能永远是幻想,是难于实现的。这种非科学的永远难于实现的成分,在科学的发明、发现上的历史上是被允许的,在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上,因为它是小说,更应该是被允许的。不能要求所有的科学幻想小说都符合现有的、已知的、已经被证明了的科学范畴;也不能要求科学幻想小说都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。那样,既取消了幻想。也取消了小说。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,无论在主题上,艺术风格上,应该是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,多样品种共存的。

在人类幻想的世界内,是相当复杂的。有科学的,有非科学的;有能够实现的,有不能实现的;有的在当时被认为是幻想,后来变成现实的了;有的则纯粹是胡思乱想。幻想本身就有胡思乱想的成分,胡思乱想也常常焕发出积极的东西。不允许吗?谁能把幻想和胡思乱想划出一个严格的界限呢?

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:目前写人类在月球或火星上旅行,已经算不得什么幻想了。那么写人类到太阳上旅行可不可以呢?太阳表面温度六千度,中心温度两千万度,一切东西都要化灰化烟的。谁要写这样的科学幻想小说,给他戴一顶“伪科学”的帽子,是不会冤枉他的。但我主张且慢,首先因为它是小说,其次,谁敢断定将来人类不能到太阳上旅行呢?又一个且慢,哪一个傻瓜科学家会根据科幻小说去设计到太阳上旅行的飞船呢?第三个且慢:大多数科幻小说的读者,并非要从中获得科学知识(如此目的,看真正科学著作岂不更好),而主要目的是取得一种艺术的愉悦。不会有读者看了这样的科幻小说,就相信是真的。所以,我主张,对科幻小说,在“科学性”这一点上,还是“从宽发落”比较好!

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,“大河奔腾”与“泥沙俱下”永远是并存的,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:要大河奔腾,就会夹带些泥沙。对泥沙怎么办?在大河的运动中,大浪淘沙:好的东西留下来了;不好的东西筛下去了。只要大河奔腾,而不要它夹带一点泥沙,是不可能的,它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。那样大河就不流动了。一汪水,可能是平静的,可以照出山峦、林木的倒影,但,那是一潭死水!

回到本文的主题上说:在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上,已往我们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好的。不可避免的也会夹带一些被称为是“伪科学”的或者夹杂一些迷信色彩的东西。这些.有的是真的伪科学,有的是真的迷信,有些并非完全是真的,可能是乱戴的“帽子”或者是学术的、艺术风格之争,是对科学幻想小说的定义、功能之争。于是一“上纲”,一甩“帽子”,科学幻想小说作者甩笔了。从总体上看,目前科学幻想小说创作,倒是比较“纯净”了,然而,也失掉了大河奔腾之势――它在衰落!

科学幻想小说还是要繁荣的。繁荣的方针就是允许它是多品种的:可以是“科学的”,可以是“小说的”,可以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,也可借写科学幻想来追求人生豹、艺术美为目的的,即使有些“泥沙俱下”并不可怕,时代会把它们淘汰的,可怕的是为了“过滤”泥沙,而阻止大河奔流,把科学幻想小说创作变成一潭死水。

1990.12.21.北京